晋江市灵源新意食品有限公司烘培糕点粉 企业标准

2025-04-07



Q/JXYS

晋江市灵源新意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

Q/JXYS 0013S—2021

代替 Q/JXYS 0013S—2019



烘培糕点粉



2021- 11 - 18发布

2021- 12- 16实施

晋江市灵源新意食品有限公司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Q/JXYS 0013S—2019《烘培糕点粉》。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如下:

——修订了标准名称、范围、原料要求、理化指标。

——修订了保质期。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按照GB/T 1.1-2020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污染物限量指标依据GB 2762制定,其中铅限量指标严于GB 2762的要求。

本标准由晋江市灵源新意食品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晋江市灵源新意食品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鹏飞





烘培糕点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烘培糕点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粮食粉、蔬菜粉、水果粉、五谷杂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添加全麦粉、红糖、黑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奶粉、酵母、糕点改良剂(包括面包改良剂或馒头改良剂)、泡打粉(复合膨松剂)、复配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为辅料,经配料、混合、包装而成的烘培糕点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86.24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复配膨松剂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GB 5009.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

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铬的测定

GB 5009.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酸度的测定

GB 5009.2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种磷酸盐的测定

GB/T 5507   粮油检验 粉类粗细度测定

GB/T 5508   粮油检验 粉类粮食含砂量测定

GB/T 5509   粮油检验 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

GB/T 5918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883   食用小麦淀粉

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9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

GB 266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包含修改单1)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31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加工用酵母

LS/T 3209-1993   自发小麦粉

LS/T 3244   全麦粉

QB/T 4561   红糖

QB/T 4567   黑糖

SN/T 3858   出口食品中异抗坏血酸的测定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2005)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09)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修订版)

要求

4.原辅料要求

粮食粉、蔬菜粉、水果粉五谷杂粮粉: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或供应商备案有效企业标准的规定。

全麦粉:应符合LS/T 3244的规定。     

4.2.红糖:应符合QB/T 4561的规定。

4.2.黑糖:应符合QB/T 4567的规定。

4.2.玉米淀粉:应符合GB/T 8885的规定。

4.2.小麦淀粉应符合GB/T 8883的规定。

4.2.奶粉:应符合GB 19644的规定。  

4.2.酵母:应符合GB 31639的规定。

复配食品添加剂:配料为碳酸氢钠、L(+)-酒石酸、磷酸二氢钙、木聚糖酶、食用淀粉,应符合GB 26687的规定。

糕点改良剂(包括面包改良剂或馒头改良剂):配料为维生素C、木聚糖酶、半纤维素酶、α-淀粉酶、玉米淀粉、大豆膳食纤维、大豆蛋白粉,应符合GB 26687的规定。

4.2.泡打粉(复合膨松剂):配料为碳酸氢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碳酸钙、三聚磷酸钠、磷酸三钙、食用玉米淀粉,应符合GB 1886.245的规定。

4.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具有该产品固有的色泽,色泽一致

气味和滋味

具有该产品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无异嗅

组织形态

均匀粉状,允许有少量小结块

杂质

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杂质

4.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g/100g)                                        ≤

18.0

灰分(以干基计)/(g/100g)                            ≤

5.0

粗细度(留存CQ20号筛)/(g/100g)                     ≤

5.0

含砂量/(g/100g)                                      ≤

0.1

磁性金属物/(g/ kg)                                   ≤

0.003

酸度/(ºT)                                            ≤

6

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                           ≤

7.0

馒头比容/(ml/g)                                      ≥

1.7

铅(以Pb计)/(mg/kg)                                <

0.2

镉(以Cd计)/(mg/kg)                                ≤

0.1

总汞(以Hg计)/(mg/kg)                              ≤

0.02

总砷(以As计)/(mg/kg)                              ≤

0.5

铬(以Cr计)/(mg/kg)                                ≤

1.0

苯并[a]芘/(μg/kg)                                   ≤

5.0

六六六/(mg/kg)                                       ≤

0.05

滴滴涕/(mg/kg)                                       ≤

0.05

黄曲霉毒素B1/(μg/kg)                                ≤

5.0

维生素Ca/(g/kg)                                      ≤

0.2

磷酸根b(以PO43-计)/(g/kg)                            ≤

15

a仅限于配料中含有糕点改良剂(包括面包改良剂或馒头改良剂)的产品。

b仅限于配料中含有泡打粉、复配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4.净含量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2005)的规定。

4.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和有关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规定。

4.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试验方法

5.感官要求

感官检验时,将样品放在光线充足、无异味、清洁卫生的场所进行,采用目测、手感方法检查包装的外观情况后,将样品置于清洁的白瓷盘中检查。其中,气味、滋味的检查应在开包后即嗅其气味,品尝其滋味。

5.理化指标

5.9.水分

按GB 5009.3的规定检测。

5.9.灰分

按GB 5009.4的规定检测。

5.9.1粗细度

按GB/T 5507的规定检测。

5.9.1含砂量

按GB/T 5508的规定检测。

5.9.1磁性金属物

按GB/T 5509的规定检测。

5.9.1酸度

按GB 5009.239的规定检测。

5.9.1混合均匀度

按GB/T 5918的规定检测。

5.9.1馒头比容

按LS/T 3209-1993中5.5条款的规定检测。

5.9.1

按GB 5009.12的规定检测。

5.9.1

按GB 5009.15的规定检测。

5.9.1总汞

按GB 5009.17的规定检测。

5.9.1总砷

按GB 5009.11的规定检测。

5.9.2

按GB 5009.123的规定检测。

5.9.2苯并[a]芘

按GB 5009.27的规定检测。

5.9.2六六六、滴滴涕

按GB/T 5009.19的规定检测。

5.9.2黄曲霉毒素B1

按GB 5009.22的规定检测。

5.9.2维生素C

按SN/T 3858的规定检测。

5.9.2磷酸根

按GB 5009.256的规定检测。

5.净含量

JJF 1070的规定测定。

检验规则

6.1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法

6.11.2组批规则

同一批投料、同一条生产线、同一班次生产的产品为一个生产批。

6.11.2抽样方法

抽取在保质期内的同一生产批产品,抽样基数不得低于50袋(总重量不低于50kg),抽取样品重量不低于5kg。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

6.1检验分类

6.12.2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由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合格签发检验合格证,产品凭检验合格证入库或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净含量、水分、灰分、粗细度、酸度、混合均匀度、馒头比容

7.2.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为每半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b
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c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d
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6.1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

若有项目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可以在原批次产品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仍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7.1标识

销售包装上应有食品标签。食品标签标注内容应符合GB 7718、GB 28050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3号令(2009)的规定。

运输包装外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包装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7.1包装

产品内包装材料应符合GB 4806.7的要求;包装应严密、牢固、耐压、不破损。

外包装用瓦楞纸箱应符合GB/T 6543的规定。

7.1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洁净,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运。

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撞击、挤压、抛物,防止日晒雨淋。

7.1贮存

产品应在阴凉干燥处贮存,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7.1保质期

产品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未经启封,从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2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1
分享